美股時段,俄羅斯最大的鎳生產商Norilsk表示,考慮將明年鎳產量削減約10%。知情人士透露,其已通知部分客戶該減產計劃。產出降低10%意味著明年產量將接近2021年水平,當時因為兩個主要礦區遭遇洪水,Norilsk的產出受到影響。
有市場人士表示,該公司控制著全球約十分之一鎳市場,今年產量目標為205000至215000噸。倘若供應出現緊縮,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鎳期貨恐進一步波動。。
消息公布后,LME期鎳擴大漲幅至7%以上。截至今晨收盤,倫鎳漲近4.1%。
據美聯社等媒體消息,20日當天,俄羅斯西部一處通往歐洲西部的天然氣管道發生爆炸,事故已致3人死亡。
據美聯社援引一名當地官員的消息稱,這起爆炸發生于俄羅斯西部的楚瓦什共和國境內,爆炸點所在的管線以俄羅斯西伯利亞為起點,沿俄羅斯烏連戈伊、波馬雷至烏克蘭境內的烏日霍羅德(Urengoy-Pomary-Uzhhorod),并一路通往西歐地區,此前該管線一直向歐洲多國輸送天然氣。
20日當天,多名維修工人正對此處進行例行維護,卻突然發生火災,隨后引發了爆炸,3名維修工人在爆炸中喪生,1人受傷。有目擊者稱自己看到事發位置出現火光,隨后傳來爆炸聲響。
報道這起事故的媒體均未說明事故可能的起因,而據楚瓦什共和國總統奧列格表示,目前還不清楚修復被爆炸破壞的管道需要多長時間。俄羅斯國有天然氣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(Gazprom)在當地的分公司表示,目前俄羅斯在該管線上的天然氣運輸量沒有受到爆炸的影響,因為另有一條備用管道仍在繼續輸送天然氣。
本周初,天然橡膠期貨連續數周上行的走勢戛然而止,在周一大幅回調超2%后,繼續在周二盤中表現弱勢,滬膠主力合約日盤報收12720元/噸,跌幅1.55%。市場多位分析師認為,由于近期宏觀情緒有所回落疊加下游需求擔憂再起,在預期與現實的拉扯下,天然橡膠期貨價格出現承壓回調。
國泰君安期貨能化分析師高琳琳向記者表示,最近化工品整體走勢同宏觀預期一致。“隨著橡膠市場主力已經變成2305合約,市場提前開始了疫后經濟復蘇的邏輯。一波上行之后,國內各地疫情高峰逐漸來臨,現貨端交投并不活躍,跟漲情況也不如期貨,現貨端弱勢拖拖累期貨盤面的上漲步伐,而隨著期貨盤面上行,2305合約的壓力也開始增加,盤面出現回調是對預期的一種階段性修正。”
廣發期貨能化研究團隊表示,11月以來在宏觀利好提振下,市場心態偏樂觀,橡膠盤面持續拉漲。但從基本面來看,輪胎廠庫存高位且繼續累庫,內需低迷未見起色,國內疫情放開后短期內抑制終端需求,同時11月下游汽車數據走弱,印證消費依舊疲軟。“我們此前提示過,待宏觀利好有所消化,盤面或重回交易基本面邏輯,而近期宏觀預期降溫,盤面開始在弱現實的壓力下回調。可以看到,前期盤面拉漲但現貨跟漲乏力,期現基差較弱,預計后期盤面仍有回調空間。”
從宏觀角度來看,國投安信期貨能化分析師胡華釬指出,在海外方面,雖然美國CPI數據同比回落,通貨膨脹壓力降低,美聯儲12月加息幅度首次下調至50個基點,但是聯儲整體論調仍偏鷹派,使得金融市場情緒再度轉向悲觀;看向國內,雖然已經徹底放松防疫管控限制,但是短期人們外出謹慎,物流運輸不暢,國內下游需求表現依然較弱。
他認為,目前主導橡膠價格運行的邏輯由宏觀面轉向基本面,市場擔憂的焦點在于需求端。可以看到,輪胎出口市場表現持續低于預期,11月中國輪胎出口量為4072萬條,同比下滑22.57%,環比下滑1.14%,這已經是連續四個月同比下滑,并呈現擴大的趨勢。
“目前國內下游需求依然欠佳,上周個別輪胎廠停產檢修,部分輪胎廠因人工不足減產,導致國內輪胎開工率回落。本周關注輪胎生產企業人員到位情況,這將影響部分企業開工。同時,出口市場隨著節前補貨期逐步結束后訂單量有所減少。全鋼輪胎國內市場出貨阻力依舊較大,半鋼輪胎國內市場有所好轉。”上海中期期貨研究團隊表示。
近段時間,隨著國內疫情防控“新十條”的落地,國內多家輪胎廠商宣布年底集中提價,輪胎價格漲幅普遍在3%左右。在高琳琳看來,下游輪胎企業集中提價主要有兩方面原因:第一是臨近年末輪胎廠家刺激終端買貨的一個策略;第二是原料綜合成本的上升,由于炭黑、防老劑、促進劑等系列產品價格居高不下,物流及供應鏈也受到公共衛生事件擾動,這都間接提升了輪胎成本。
胡華釬表示,近期發布漲價消息的主要是國內外大型輪胎企業,尤其是龍頭企業集中提價,主要原因在于防疫政策優化背景下需求預期向好,廠家漲價降庫促銷,刺激經銷商拿貨,當然也包括近期原材料成本有所增加的因素。不過他認為,目前國內輪胎終端市場需求依然疲軟,暫時看不到超預期的表現。
“從我們了解的情況來看,當前輪胎企業的原料備貨需求基本告一段落。而且今年由于春節較早疊加高成品庫存,輪胎企業可能會提前放假。”短期來看,高琳琳認為,明年1—2月橡膠需求端較難出現超預期表現,春節后隨著第一波疫后高峰順利過渡,市場可能會出現一些轉機。
高琳琳指出,目前對于盤面的支撐主要來自原料端,泰國原料價格相對堅挺。數據顯示,截至12月19日,泰國膠水收購價在45.60泰銖/公斤,生膠片收購價在45.00泰銖/公斤。另外她表示,當前國內累庫速度相對平和,港口庫存緩慢累庫,累庫速度基本與正常年份差異不大,并沒有加速累庫的跡象。
近期隨著進口貨源繼續保持增長趨勢,上周青島一般貿易庫存量延續增加趨勢。截至12月18日,青島地區天膠保稅和一般貿易合計庫存量43.93萬噸,較上期增加1.35萬噸,環比增幅3.17%。保稅區庫存環比上周小幅增加3.23%,一般貿易庫存環比上周增加3.16%。
從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來看,高琳琳預計,滬膠主力2305合約還是在復蘇預期與疲弱現實之間來回拉鋸,市場可能更多地聚焦在現貨端,包括12月的原料進口量及未來兩個月的累庫速度,還有在強預期的故事下,非標價差可以給到的空間。橡膠整體的供需邏輯暫時沒有特別大的矛盾,所以明年大概率還是走節奏波段機會。
在胡華釬看來,未來一段時間,天然橡膠供應端相對確定,季節性減產支撐膠價,而需求端依舊存在較大不確定性,限制膠價的上漲動能。“一方面中國云南天然橡膠產區已經全面停割,海南產區和越南產區臨近停割期,泰國等其他天然橡膠主產區由高產期進入減產期;另一方面隨著國內春節長假臨近,下游存在一定的備貨需求,但是受制于疫情形勢反復多變,整體需求恢復可能一波三折。”
本文章轉自《東方財富網》